日本東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將碳和錳的合金放入在800攝氏度條件下熔化的液態(tài)金屬鉍中,由于錳會從合金中熔化出來,所以就出現(xiàn)了海綿狀的碳材料。

    這種碳材料中存在幾納米至幾十納米大小的孔穴,每克材料相當于擁有約180平方米的表面積,是石墨粉末的10倍以上。

    由于碳是以規(guī)整的結晶結構排列的,所以導電性與石墨處于同等程度。這種碳材料還具有強耐蝕性。所以,利用其制作出的電池的容量會更大且更耐用。

    此前,雖然也有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了海綿狀的碳材料,但因制作方法費事,難以大量生產(chǎn)。而新方法是利用合金團塊制作海綿狀碳材料,所以較容易批量生產(chǎn)。

    研究人員準備進一步提高這種碳材料的表面積并改進其導電性,同時改良從合金中熔解出錳的工序,以降低成本,爭取在半年后向企業(yè)和研究機構提供樣品。
 
蓄電池 石墨
點贊 0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
推薦圖文
特斯拉采用的18650電池到底安不安全? 探究中航鋰電內部,科技感爆棚,進來看看
鈦酸鋰材料量產(chǎn)已成規(guī)模 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fā)展之路
推薦鋰電資訊
點擊排行
鋰電商圈二維碼
網(wǎng)站首頁  |  歷年雜志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xié)議  |  隱私政策  |  隱私聲明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