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市場將快速啟動 彭波電動車產品終將到來


鋰電世界 最近杭州突然襲擊式的限牌,讓很多消費者措手不及,大家瘋狂搶車,以至于有消費者下單后竟然忘記了自己購買的是什么車型。而感覺到措手不及的,還有杭州的汽車經銷商,他們或者車輛庫存不足,或者發(fā)票打印機由于連續(xù)疲勞作業(yè)而無法繼續(xù)工作,以至于無法銷售車輛。
杭州市這種不惜損害政府公信力的突襲式限購,相信在未來不會再讓消費者和經銷商措手不及了。因為,很明顯的趨勢是那些汽車保有量高和城市擁擠程度比較大的城市,比如鄭州、成都,非??赡懿胶贾莸暮髩m,推出相關限牌舉措。從今年一季度的銷售數據也可以看出,各大城市的限購并未阻止汽車市場兩位數的增長。1~3月份,全國汽車銷售同比增長了近15%,這里面,應該有不少是來自那些已經很擁擠的大中型城市的消費者提前購車,以規(guī)避潛在的限牌風險。在看到多次“狼來了”之后,消費者明白了,他們所在城市的這只“狼”終將會到來。
而另一個狼來了的故事始終伴隨著限牌政策的左右,那就是電動車市場會不會隨著各大城市的限牌而快速啟動。
由于特斯拉的異軍突起以及霧霾的肆虐,電動車市場被輿論界寄予厚望,大家期望看到國內電動車市場能快速啟動。但從銷售數據上來看,今年一季度,北京、天津等限牌城市專門給電動車預留的牌照都沒有用完。很明顯,現階段消費者對電動車還并不買單。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現有的能獲得政府補貼的電動車車型還不夠豐富,也不夠有吸引力,二是充電設施建設的落后,沒有消費者愿意承擔天天提心吊膽半路沒電的風險。
由于以上原因,不少媒體朋友和專家并不看好電動車市場的大規(guī)模啟動。而我則相對比較樂觀,從我觀察到的以下幾個拐點現象,個人認為電動車市場的啟動可能比預期要快:
1.國家層面的認識基本統(tǒng)一了。
過去幾年,新能源的路線之爭非常明顯,到底是混合動力還是電動車優(yōu)先,是否要大力支持電動車等等,分歧比較大。但自從去年以來,我們看到國家層面的相關部委意見已經基本統(tǒng)一,那就是要大力發(fā)展電動車。這為電動車市場啟動解決方向性的問題,由此,將觸發(fā)相關資源的投入,比如資本的進入、廠商的研發(fā)、基礎設施的建設等等。
2.汽車廠商真正投入到電動車產品的研發(fā)。
記得前年在某個汽車論壇上,幾個國內汽車企業(yè)的掌門人坦誠,他們并沒有真金白銀投入到電動車產品的研發(fā),因為他們不太相信電動車的發(fā)展前景。這就是為什么至今我們看到的電動車產品不是那么豐富。但是,從去年以來,這些掌門人的口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筆者比較熟悉的幾家國內車企已經投入重金打造電動車產品。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市場上將會出現更多的、造型和性能更出色的電動車產品。包括大眾、寶馬、奔馳、通用等國際企業(yè),也非常認真地組建專門的部門,探尋各種前瞻性的商業(yè)模式,試水中國電動車市場。這些國際巨頭的電動車產品儲備相對更為完善,將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3.充電基礎設施有望進一步突破。
盡管我們失望地看到充電設施的建設進度遠遠落后于有關部門的規(guī)劃,但我們要看到飽受霧霾之苦的各個城市的政府部門目前在建設宜居城市,改善交通污染方面已經徹底下定決心,把充電設施建設作為突破口,推動電動車市場的發(fā)展。最近霧霾又重新出現在倫敦等發(fā)達國家的城市,這將使中國的城市管理者們相信如果不解決交通的空氣污染問題(盡管汽車排放的污染只是霧霾來源的25%左右),將無法徹底改善城市的空氣質量。
基于以上原因,我比較樂觀的預測,未來兩到三年內,各個限牌城市的電動車牌照一定不夠用。